欢迎您的到来!
记者节特别呈现 | 每一个被敲下的字,都有它的来路
2020-11-09 13:39:00   来源:中国新闻史学会   
记者节特别呈现
每一个被敲下的字,都有它的来路
 
11月8日记者节,是一个工作型节日。即便这天是周末,许多新闻工作者也依然忙碌,在现场奔波,在彻夜码字,或在苦苦追寻线索。
 
总有声音叹惋专业调查报道黄金时代已去,然而它从未如此重要:人们与海量信息前所未有地贴近,对事实真相却一如既往地渴求。各种“反转”引发的焦虑和困惑,足以说明真新闻永远是刚需。
 
真新闻为什么稀缺?因为它“贵”。那些冲在一线的专业新闻从业者能够告诉你,你读到、看到、听到的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每一段音频视频,背后凝结着多少责任、汗水和风险。
 
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新冠疫情“封城”,财新记者高昱、萧辉和丁刚决意留在城内,记者包志明则从上海疾赴驰援。直到4月8日“解封”,四人用键盘和镜头持续记录、报道抗疫中心的实景真情。他们说,留在武汉是新闻人的本能,“对我们这些时代的记录者来说,无所谓幸与不幸,惟勉力留下真实,不至于让失去白白失去。”
 
专业素养是对记者的耐力测试。2012年初,财新记者收到一条关于总后基建营房部部长谷俊山的短信线索。随后两年间,财新记者用一次次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最终拼出了这个“军老虎”的敛财地图。两万字的系列报道满是沉甸甸的细节真相。
 
有了新闻背后的不懈努力,才能拥有真相迸发的千钧之力。
 
“专业新闻工作,就是花许多精力、人力和财力去把一件事情搞清楚,今天很困难,明天更困难。财新准备把这件难事做到底。”在财新,每一位新记者都会听到这句来自总编辑的忠告。
 
这样做了,他们才能过好第一个记者节。

上一篇:《新闻春秋》简介及征稿启事
下一篇:“中国新闻传播史料学的构建路径与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