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
陈昌凤会长在“百年中国新闻教育: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致辞
2018-10-16 15:32:00   来源:中国新闻史学会   

北大新闻教育将“重振旗鼓,再创辉煌!”这是1998年北大副校长何芳川教授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8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振臂高呼的。当年北大便着手筹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中国新闻教育:传承与发展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这段历史,称新闻学研究会也是新百年北大新闻教育的起点,她祝愿北大新闻与传播教育再创辉煌

 
 

 

尊敬的郝平书记、王博副校长,敬爱的方汉奇先生、赵玉明先生,尊敬的陆绍阳院长、陈刚书记,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朋友、可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亲爱的北大,与各位可敬的北大领导和同仁们、与著名的学者泰斗一起纪念一个伟大的日子,参加百年国新闻教育承与发展暨北京大学新闻研究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对今天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学者专家、向北大各位领导和尊敬的同仁们致敬!

 

整整一百年前的今天,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开启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历史篇章。正如方汉奇先生在20年前所论述的,她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意义,创造了多个第一: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团体,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新闻学大意》,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也因此北京大学出了第一位中国历史上热心支持新闻学的大学校长蔡元培,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新闻学课程、出版新闻学专著的徐宝璜,其研究会成员中出了一批五四时期热心投身新闻业的重要人物如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等。解放后北大也继承了其光辉的新闻教育传统,两度在中文系办过新闻专业,前后16年,为国家输送了重要的新闻骨干人才。2001年北大又重启新闻传播教育,创造新百年的辉煌。

 

北大新百年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也是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为起点的。本人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北大第二个百年新闻传播教育的建设。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北大新闻专业毕业的新华社的原社长、中央电视台的台长等众多校友返校,曾执教于北大10年的方汉奇教授特地撰写了一篇文章《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写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发表在《中国记者》1998年5月号上,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北大新百年重建新闻教育的纲领性文章。

 

1998年10月6日,方汉奇先生以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的身份,联合中国记协在西交民巷记协会堂组织召开“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80周年纪念座谈会,并邀请北京大学也作为主办单位。我奉命请北大当时主管文科的副校长何芳川教授前往。何校长在会上第一个发言,题目是:“重振旗鼓,再创辉煌!” 他雄辩有力、慷慨陈词,引用了方汉奇先生的文章,他十分感慨于北大这所新闻教育的摇篮摇着摇着把孩子给摇没了,他表示:在新闻教育方面,“北大将登高一呼”。这次会议成筹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个起点月何校长与赵存副书记布置启动筹建工作,经过努力,学院20015正式成立

 

北大似乎与新闻学有不解之缘。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界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创立二十多年来的4任会长,竟然都是、或曾经是北大人:创会会长方汉奇先生1953年起两度任教于北大新闻专业,前后达十年;第二任会长赵玉明先生是1953级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的高材生;第三任会长程曼丽教授十多年来执教于北大;本人忝为第四任,也曾服务于北大12年。

 

现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已经成为新闻与传播学界最重要的学术平台,已经有22个二级学会,在新闻、传播、广告、公关、视听、新媒体、舆论学等各个学术领域和方向上建设成了有凝聚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近几年学会在全国各地,在新加坡、美国、新西兰、以色列、意大利、捷克等国家和港台地区,举办过精彩纷呈的学术研讨会,去年学会正式成立25周年的学术年会,有1000多位中外学者与会,盛况空前。感谢并恳请各位老师继续提携和支持!

 

中国新闻史学会正在与国际中华传播学会和韩国旅美传播学会等联合发起亚太地区新闻传播学学会联盟,将于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成立大会,届时来自近20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新闻与传播学会的会长、学者将出席会议。学会2018年的学术年会将于1027-28日在浙江大学举行,目前提交的论文被审核通过的有728位,另外还将有国际国内学界嘉宾、学刊主编、院长近百位。欢迎各位在座的老师莅临指导!

 

最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新百年再创辉煌!今天的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上一篇:2018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评出,侠客岛、抖音、《疫苗之王》等入选
下一篇:方汉奇: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历史贡献及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