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
记者节为何定在11月8日?历史上还有个“九一”记者节,你知道吗?
2018-11-08 14:37:00   来源:中国新闻史学会   
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他们挥毫当枪;在国家砥砺前行路上,他们激浊扬清。
 
他们是事实的追寻者,一直在路上,孜孜不倦发掘事件的真相。他们是时代的瞭望者,永远立潮头,披风戴雨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们,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
 
他们,不仅要记录时代的故事,更要传播好正能量的声音。他们,不仅是人民的眼睛,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喉舌。
 
从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11月8日为记者节,今年已是第十九个记者节。
 
出发远了,总要回过头看路。这个记者节,让我们看看记者节的前世今生,回归初心,以此向记者致敬,向这些担负社会良心的人致敬。
 
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节日 
记者节,与教师医师护士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记者节就已被设立,但并未明确具体日期。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其他各种纪念节日如:二七纪念、五四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
 
由于没有具体日期,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直到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但仍未给出确定日期。
 
这个办法公布后,各地新闻工作者纷纷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询问有关情况,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中国记协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中国记协代表着全国5万名新闻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为记者节日期,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是比较适宜的。中国记协将此意见上报后,中宣部、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选定这一日。记者节日期的确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贡献的肯定。
 
于是从2000年11月8日开始,全国新闻工作者迎来了第一个记者节。从此之后,每年记者节,中央、地方均举行各种纪念、表彰活动,隆重庆祝记者节。
 
记者节为何定在11月8日
记者节设在11月8日,有其特殊的纪念意义。因为这一天,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之日。1937年11月8日晚,范长江等24人发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上海山西南路200号南京饭店正式成立。这个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
 
在抗战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为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一起经历了战争的浴火涅槃,在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身影。“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员以笔代枪,不畏艰险在前线采访,他们还编辑出版报纸,宣传抗日,坚定了广大民众胜利的信心。
 
一批鼓舞人心的报道出自“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员手中。范长江、方大曾等6位战地记者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冒着生命危险采写了10篇战地通讯。卢沟桥事变时,陆诒首先进入宛平城,在八年抗战中,他约有四年在战地奔波采访。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历经战火洗礼,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38年底,会员人数已有600多人。1940年11月统计,会员达到1156人。1941年4月28日,国民党当局慑于“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社会影响,下令查封总会。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分会未停止活动。
 
新中国成立之前,1949年9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将团结凝聚新闻工作者的接力棒,交到了中国记协手中,同时也传下了“爱国、进步、责任、担当”的“青记”精神。
 
“九一”记者节,用生命和鲜血抗争而来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记者节。不是在11月8日,而是9月1日。这是爱国进步人士用生命和鲜血抗争而来的记者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 ,颁布《出版法》等法律,强化新闻检査制度,引发了新闻界的普遍不满。1933年1月21日,镇江《江生日报》经理兼主笔刘煜生,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顾祝同下令枪决,罪状为“宣传共产”。而证据仅仅是该报副刊上发表的几篇小说。
 
刘煜生被枪杀的消息经上海《申报》刊载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全国律师协会、南京首都记者协会、上海日报记者协会纷纷发声抗争。然而,刘煜生案并没有得到公正处理,多名报界成员被逮捕、暗杀,恐怖气氛笼罩着新闻界,国民党政府与新闻界的矛盾彻底激化,报界不满情绪上扬。
 
为了缓解舆论压力,1933年9月1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向内政部、军政部发出“训令”,要求这两个部“通令”各级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对于新闻事业人员,一体切实保护”。
 
“切实保护”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这条通令也切实成为当时广大新闻界人士提出自己要求的凭借。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倡议,公定9月1日为记者节,届时开展庆祝活动。当年,北平、杭州、太原等地新闻界响应这一倡议,举行了庆祝活动。北平新闻界致电国民党中央,要求“实行去年九月一日命令,保障记者安全,维护言论自由”。
 
初创时期的记者节,因未得到官方承认,其纪念活动多为报社自发组织活动,规模与影响较小。1934年首届纪念活动几乎未引起国人的关注。从1935年起,全国新闻界都庆祝记者节。这年9月1日,杭州市举办了全国报纸展览会,展出报刊近1500种。有些城市的报纸还休业庆祝,天津《大公报》于9月2日发表题为《记者节》的短评说,“我们以为与其停刊纪念,还不如积极地要求解放言论,作有效的维护!”
 
抗日战争期间,“九一”记者节开始形成了固定的纪念仪式。记者如何救国?新闻界如何参与抗战?报人在抗战中的责任与使命,成为这一时期记者节的核心主题。
 
1939年《大公报》刊文表示,“今天是九一记者节,在民族大战中,我们的报人逢这个节日,实有一场的感奋与惭愧。报人所一向视若生命的是言论自由,但在今日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在我们奋全力拼生死争的是民族国家的自由……所以今天记者节我们第一应为尽力国家自由而感奋;第二为自己的尽力不够而惭愧。”
 
报人郁达夫在1939年的记者节撰文指出,“我们做为中国的新闻记者有一条路,就是先要解放我们的民族,抢救我们的祖国”。
 
上海、长沙、香港、昆明等地报人均会在“九一”记者节期间,开展大型 “义卖献金”,为抗战将士“寒衣捐款”,“捐助一日所得用以购买记者号飞机”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中国报人在记者节期间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报界爱国、敬业的公众形象。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对舆论的钳制越来越严,“九一”记者节逐渐流于形式。
 
但在解放区,解放区新闻界把记者节作为加强团结、总结工作、声援国统区同行的日子。例如1947年记者节,新华社发表社论《纪念“九一”,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出:“在这一天,我们应该检阅本身的队伍,计划如何提高我们的业务,磨砺我们的武器,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人民,服务爱国自卫战争,服务土地改革与战胜敌人”。
 
参考文献:
《九一记者节的始末》(《新闻记者》1984年),史述之
《我国历史上的记者节,你知道吗?》(《传媒茶话会》,2018年11月7日,侯金慧
《“青记”: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家园”》(《解放日报》,2017年11月4日,张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庆祝中国新闻史学会创建30周年座谈会在清华举行
下一篇:中国新闻史学会多位会员入选新一届新闻传播学教指委